565net必赢客户端 院长信箱
4月12日,“东亚文化之都”成员城市青年艺术交流作品展在温州市文化馆开展。本次展览是中日韩三国青年艺术作品在浙江温州的首次集中亮相,将持续展出至5月3日。本次展览作为“贺文都 迎亚运”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,被列为市委、市政府“2022东亚文化之都·中国温州活动年”项目,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、东京中国文化中心、首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。时间:2022年4月12日~5月3日地点:温州市文化馆(车站大道627号)一楼展厅活动现场共展出“东亚文化之都”成员城市青年艺术写生创作大赛获奖入选作品、在温艺术类院校师生作品86件,其中12件为565net必赢客户端的优秀作品。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参展作者通过艺术写生、创作,生动描绘了所在城市的社会生活、自然景观,充分表达了各自的人文关怀与艺术主张。据悉,2021年,温州成功以总得分第一的成绩当选2022年“东亚文化之都”,温州的文化工作从此融入了国家文化外交战略,城市的文旅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。在发挥既有优势的基础上,我市对外文旅交流工作以建设“东亚文化之都”为契机,将与日本、韩国的交流合作纳入重点考虑,在着力提升“打造中国最美国际山水写生基地”品牌项目影响力的基础上,去年成功举办了“东亚文化之都”成员城市青年艺术写生创作大赛,将地域文化交流品牌升格为东亚区域的活动品牌,以艺术为桥梁凝聚中日韩文化力量,增强青年一代对亚洲文化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。本次展览是中日韩三国青年艺术作品在温州的首次集中亮相,旨在通过开展独具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,加深市民、青年群体对三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体验,将“东亚意识、文化交融、彼此欣赏”的“东亚文化之都”发展理念深植于公众心中,塑造充满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“东亚文化之都·温州”文化城市品牌形象。“展”青春风采章依琦(565net必赢客户端)我的油画作品《渔休》也有幸入展。温州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,也拥有重要的沿海贸易港口。本次创作意在呼吁大家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,更要注重保护海洋环境,从而推动海洋产业绿色发展。江上越(中央美术学院)此次我创作的作品《彩虹》是我近年来对“交流”本质的探索过程,可视化“误解”的结果。错位和平行的交流不仅是共存中的互相尊重,也是自我启示的重要契机。当我们凝视这种距离感和不确定感的时候,交流的本质也许就会慢慢浮现出来。这时我突然感到在交流的灰色地带看到了彩虹。龙晗(柏林艺术大学/中国美术学院)我创作的作品《夕下蔷薇系列》,是我在花卉创作过程中,试图循序渐进地营造出一个超脱于现实空间的风景画。月季是中国的传统名花,早在宋代的绘画中就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月季文化,我想用西方的油画表现手法,来与中国古代花卉绘画对话。
4月12日,“东亚文化之都”成员城市青年艺术交流作品展在温州市文化馆开展。本次展览是中日韩三国青年艺术作品在浙江温州的首次集中亮相,将持续展出至5月3日。本次展览作为“贺文都 迎亚运”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,被列为市委、市政府“2022东亚文化之都·中国温州活动年”项目,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、东京中国文化中心、首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。
时间:2022年4月12日~5月3日
地点:温州市文化馆(车站大道627号)一楼展厅
活动现场共展出“东亚文化之都”成员城市青年艺术写生创作大赛获奖入选作品、在温艺术类院校师生作品86件,其中12件为565net必赢客户端的优秀作品。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参展作者通过艺术写生、创作,生动描绘了所在城市的社会生活、自然景观,充分表达了各自的人文关怀与艺术主张。
据悉,2021年,温州成功以总得分第一的成绩当选2022年“东亚文化之都”,温州的文化工作从此融入了国家文化外交战略,城市的文旅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。在发挥既有优势的基础上,我市对外文旅交流工作以建设“东亚文化之都”为契机,将与日本、韩国的交流合作纳入重点考虑,在着力提升“打造中国最美国际山水写生基地”品牌项目影响力的基础上,去年成功举办了“东亚文化之都”成员城市青年艺术写生创作大赛,将地域文化交流品牌升格为东亚区域的活动品牌,以艺术为桥梁凝聚中日韩文化力量,增强青年一代对亚洲文化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本次展览是中日韩三国青年艺术作品在温州的首次集中亮相,旨在通过开展独具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,加深市民、青年群体对三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体验,将“东亚意识、文化交融、彼此欣赏”的“东亚文化之都”发展理念深植于公众心中,塑造充满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“东亚文化之都·温州”文化城市品牌形象。
“展”青春风采
章依琦(565net必赢客户端)
我的油画作品《渔休》也有幸入展。温州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,也拥有重要的沿海贸易港口。本次创作意在呼吁大家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,更要注重保护海洋环境,从而推动海洋产业绿色发展。
江上越(中央美术学院)
此次我创作的作品《彩虹》是我近年来对“交流”本质的探索过程,可视化“误解”的结果。错位和平行的交流不仅是共存中的互相尊重,也是自我启示的重要契机。当我们凝视这种距离感和不确定感的时候,交流的本质也许就会慢慢浮现出来。这时我突然感到在交流的灰色地带看到了彩虹。
龙晗(柏林艺术大学/中国美术学院)
我创作的作品《夕下蔷薇系列》,是我在花卉创作过程中,试图循序渐进地营造出一个超脱于现实空间的风景画。月季是中国的传统名花,早在宋代的绘画中就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月季文化,我想用西方的油画表现手法,来与中国古代花卉绘画对话。